访客留言
返回首页
北京绿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企业资质
    • 组织架构
    • 发展历程
  • 工程技术
    • PMS植生基材喷射技术
    • 客土吹附技术
    • 液压喷播绿化技术
    • 三维网绿化技术
    • 生态袋绿化技术
    • 植生带(毯)绿化技术
    • 植生袋绿化技术
    • 苗木移植技术
  • 产品介绍
  • 工程案例
    • 公路边坡复绿工程
    • 废弃矿山复绿工程
    • 石油、天然气管道复绿工程
    •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
    • 河道整治复绿工程
    • 其它坡体复绿工程
  • 科技成果
    • 文章
    • 专利
    • 获奖
    • 课题研究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 联系我们
Previous Next
+ 快速导航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硅谷亮城2B-201
电 话:010-62976803
邮 箱:fgreen705@163.com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北京绿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作者:admin   添加时间:2019-01-16 08:47:52 浏览:

四川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范围扩容 92个县市区扫动态监测盲点

  本报记者 王成栋

  1月2日,遂宁市船山区复桥镇唐春村外,遂渝铁路二线改扩建工程正在抓紧进行中。同时,位于成都的省水土保持局办公室内,技术人员正通过影像监测施工现场水土保持的相关情况。

  技术人员远程研判趋势,是借助了“天地一体化”系统的“千里眼”——无人机、高分辨率卫星。目前,我省已在重大生产建设项目过程管控、县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两大领域,展开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并将于今年扩容。

  重点锁定重大生产建设项目

  何为“天地一体化”系统?“就是一个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体系。”省水土保持局工程师李良东介绍,就是指综合应用无人机、高分辨率卫星等技术手段,开展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及其信息采集、传输等过程。

  为何要“盯防”生产建设项目?“主要是重大项目。”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实践表明,生产建设项目容易破坏地表、产生废渣,如果没有介入手段加快恢复处置,很容易形成土壤侵蚀。而此前我省已经把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方案纳入重大项目建设的前置审批要件。

  在监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则重点关注项目扰动地块的大小、程度是否超出规划范围,研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是否匹配对应的水土保持处理措施,实现全方位监控。

  “如果发现承建方、施工方没有尽职尽责,那么我们将会采取约谈、督导等方式,督促他们改进作业方式、尽快修复地表。”省水土保持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天地一体化”系统已覆盖成都、遂宁、眉山三市和其他18个县(市、区)的重大项目,实现按月抽查检查。今后,管控范围将会逐步覆盖至全省重大项目。

  监测实现从“定性”到“定量”

  对于重大项目之外的监测,也在同步展开。

  元旦当天,技术人员再次来到都江堰市向峨镇红光社区对土壤进行取样,同时,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机房里,这一区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已经生成。

  去年3月,我省在红光社区启动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试点。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游翔说,试点开始前,省级农业、林业、气象、测绘、国土等部门已实现信息共享,而借助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这个“千里眼”,各县地表变化尽收眼底,“生成的影像就像照片一样。”

  除了先进设备,监测的思路和模式也有所改变。与以往只监测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现状和林草植被等3个因子相比,动态监测则将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增加到7个,即降雨、土壤、坡度、坡长、植被覆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耕作模式,既考虑了气象因素,也便于不同区域间的直接比较。

  “这些数据综合起来,带入特定模型计算,就能得出水土流失量。而且与实地观测结果相差无几。”省水土保持局相关负责人说,动态监测试点只针对水蚀,因为全省水土流失的12.1万平方公里中,水蚀导致的水土流失区接近95%。

  专家表示,动态监测实现了水土流失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不仅能够说明“是否流失”,还能解答“流失了多少”、“因何流失”,这也为我省建立县级水土流失“大数据库”奠定基础。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根据计划,我省即将对川内92个县(市、区)实现动态监测,并建立县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库。


  • 打印本文
  • 关闭本页
  • 评论
  • 推荐度:
上一篇:宿州市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
下一篇:四川启动市州水土保持年度考核
返回顶部
TOP
  • Copyright © 2014-2015  北京绿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2620号-1  Powered by 北京绿之源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硅谷亮城2B-201  电 话:010-62976803  传 真:  邮 箱:fgreen7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