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从省水土保持局获悉,2018年,在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过程中,我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建设内容包括坡改梯、修建田间道路、谷坊、沟头防护、便桥、护岸墙、水保造林、四旁植树、封禁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在项目区选择时,省水土保持局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意见,尽量满足群众的治理意愿;在措施配置上注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着力于实现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青海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共争取到中央及省财政资金3.04亿元,为2017年的183.8%;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5.07平方公里,为“十三五”前两年之和的1.12倍。14个贫困县、92个贫困村的175073人受益,6.56万亩的“三跑田”坡耕地通过坡改梯变成了“三保田”,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普遍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