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客留言
返回首页
北京绿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企业资质
    • 组织架构
    • 发展历程
  • 工程技术
    • PMS植生基材喷射技术
    • 客土吹附技术
    • 液压喷播绿化技术
    • 三维网绿化技术
    • 生态袋绿化技术
    • 植生带(毯)绿化技术
    • 植生袋绿化技术
    • 苗木移植技术
  • 产品介绍
  • 工程案例
    • 公路边坡复绿工程
    • 废弃矿山复绿工程
    • 石油、天然气管道复绿工程
    •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
    • 河道整治复绿工程
    • 其它坡体复绿工程
  • 科技成果
    • 文章
    • 专利
    • 获奖
    • 课题研究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 联系我们
Previous Next
+ 快速导航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硅谷亮城2B-201
电 话:010-62976803
邮 箱:fgreen705@163.com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北京绿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作者:admin   添加时间:2019-03-21 16:21:43 浏览:

庆阳:水土保持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促生态与经济双赢

庆阳广播电视台/看清(记者:何金涛)近年来,我市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以“脱贫与改善环境”为宗旨,通过兴修梯田、植树造林、拦洪集蓄等生态综合治理措施,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在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优化了生态环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水土保持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

我市境内地形复杂,过去由于植被稀少、土壤疏松、降雨集中,加上不合理的人为生产和开发建设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全市平均每平方公里年流失水量2.5万立方米,流失土壤6000吨。水土流失一方面加剧了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造成耕地肥力下降、土地沙化,群众陷入了“贫困—扩大开荒—环境破坏—贫困”的恶性循环圈。位于环县曲子镇的原刘阳洼村,历史上因为水土流失,十年九旱,到处是荒山秃岭,群众种的是山洼地,走的是羊肠道,喝的是土窖水,人均产粮只有320公斤、纯收入只有200多元。

上世纪90年代,以“脱贫致富、改善环境”为宗旨的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在我市开始实施,原刘阳洼村所属的鸭台沟流域在治理范围内。从此开始,随着众多水土保持项目的陆续实施,当地开展了农、林、水、牧综合开发治理。通过修筑梯田、栽树种草、建窖打坝,如今的村子面貌巨变,昔日光秃秃的山岭变成了一片翠绿,梯田化率达85%,人均5亩平地,5亩草地,家家都种草养羊,户户有农业机械。农民人均产粮42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5900元,全村彻底摘掉了穷帽子。

继马莲河项目之外,我市在近二十年来还先后实施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二期项目,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庆阳市蒲河一、二期项目,国家生态县建设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工程、全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等十多个大中小型水保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开展了大规模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扶贫开发融合发展。

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万平方公里,占流失总面积的50.4%。其中建成梯、条田711.24万亩,营造水保林695.9万亩,人工种草281.24万亩,生态修复76.71万亩,建成淤地坝862座、各类小型水保拦蓄工程22万处(座)。这些水保措施拦泥蓄水、保水保肥,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机械耕种、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群众以此为依托,发展苹果、瓜菜、草畜、垂钓、休闲等特色产业,不仅跳出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也享受到了生态环境日益变好带来的福利。

总监制:缪中发

监 制:慕彬 王俭

责 编:邵勇瑊编 辑:朱波


  • 打印本文
  • 关闭本页
  • 评论
  • 推荐度:
上一篇:今年四川省将完成营造林900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39.63%
下一篇:杭州水利工程又喜提“国”字号大奖
返回顶部
TOP
  • Copyright © 2014-2015  北京绿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2620号-1  Powered by 北京绿之源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硅谷亮城2B-201  电 话:010-62976803  传 真:  邮 箱:fgreen7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