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8日,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杨洪来到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开展调研工作,听取了工务署的重点工作汇报,了解署内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进展,强调了我署今年的工作重点,并对今后的工作开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要求。
调研会上
杨洪常委听取了
我署的重点工作汇报与未来工作思路
并充分肯定工务署的工作成绩
近两年,工务署可谓硕果累累(2017年,气象塔取得了中国钢结构金奖,哈工大、北理莫斯科项目取得了全国建筑业绿色建造暨绿色施工示范工程;2018年深大总医院、港中大一期拿了鲁班奖)。
截至今年,工务署已成立17年,陆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程管理制度、闭环的技术标准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项目多,工期紧,要求高等难题是挑战,总书记对深圳“要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些批示是大好机遇。
如何抓项目,搞建设
我们同样信心满满
依旧砥砺前行
杨洪常委表示,在投资任务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工务署克服困难,完美完成了2018年各项工作,给市委市政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听取汇报后
杨洪常委针对2019年我署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并强调“提前介入”工程项目的重要性
● 划重点:推进“新十大文化设施”实施
“新十大文化设施”是深圳坚定文化自信,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着眼城市未来发展需求,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具有城市形象的地标性设施,要排除一切困难,提前介入到“新十大文化设施”项目中,抓紧推进深圳科学技术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美术馆新馆项目建设。
● 划重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以最快速度使中山大学·深圳的边坡复绿,以此为契机,在今后工作中探索更加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式。
新的一年 新的挑战
对于今年的问题与难题
杨洪常委要求我署积极研究针对性措施
也提出了几点针对性建议
健全常态化联系会议机制
重点项目问题如何有效管控?
发挥署领导、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常委三大层级督促协调机制,进行重点项目集中督办,推动相关建设任务有效落实。
跨部门,跨区域的项目建设怎么提速增效?
研究成立区域协调机制,专门针对辖区内的项目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针对难以解决的项目建设问题如何处理?
工务署要承担起及时发现、及时反馈的职责,要及时上报市政府,由市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问题。
明确运营单位,稳定建设需求
项目运营单位建设需求不明确,产生工期压缩、资源浪费问题要如何应对?
政府工程还是要有专业的团队,工务署要主动作为,发挥政府建设工程的主人翁意识,借鉴香港建筑署的经验,提前介入前期工作,发挥专业化优势,协助使用单位进行功能需求转化、前期选址、用地手续等工作;
尽早明确项目运营单位、需求稳定和项目选址,从而加快项目建设。
对于2019年具体怎么干
杨洪常委用“四个争创”
在会议做出了部署要求
争创世界一流的工程质量
● 关键词:“择优”
1.政府工程代表了政府的形象,需要我们在工程质量上做出表率,工务署在施工招标上要全面择优,确保优秀施工企业和团队参与政府工程建设;
2.要在建筑材料设备上择优,扩大战略合作范围,确保优质优价材料运用到工程建设上;
3.在代建库预选招标上也要实行动态调整,优胜劣汰;要紧跟时代,建设具有绿色生态、人文特色、智慧智能的工程,争创世界一流的政府工程。
争创世界一流的施工管理
● 关键词:用“智慧化”手段提升管理
在工程现场推行施工行为监控、人脸识别等智慧化管理手段,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发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的作用,强化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施工作业正常有序开展;
以安全标准化管理为抓手,严格对照标准化手册,进行整改,确保安全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针对管理不到位的施工企业、队伍实行严管重罚,打造一流的政府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争创世界一流的管理体制
● 关键词:“坚定意识求创新”
政府工程集中管理体制是深圳的首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坚持集中管理的体制不动摇,不断的对政府工程集中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以EPC、全过程咨询模式作为集中管理模式的补充,同时要不断试点新的管理模式,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确保政府工程集中管理模式永葆活力。
争创世界一流的干部队伍管理
● 关键词:“专业化”
专业的人才供职于专业的部门,专业的部门从事专业的工作,这是工务署的特色。工务署要不断的解放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一方面引进更多人才,另一方面不断培养人才,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干部队伍管理、激励等各种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为深圳的政府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全面梳理定位工务署职能定位
● 关键词:“提前介入”
作为政府工程集中管理机构,工务署应发挥标杆、带头作用,系统思考和谋划,明确并强化自身职能定位,逐步延伸政府工程管理职能,介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提供全方面服务,化被动为主动,从工程前期工作的提前介入到完全介入,明确工务署权利与职责,同时延伸服务职能,以专业化水平进行后期运维工作;
要引导强化市区工务部门的联动,形成市区工务部门的资源共享、数据互通、经验借鉴的常态化沟通机制。
资料来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