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客留言
返回首页
北京绿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企业资质
    • 组织架构
    • 发展历程
  • 工程技术
    • PMS植生基材喷射技术
    • 客土吹附技术
    • 液压喷播绿化技术
    • 三维网绿化技术
    • 生态袋绿化技术
    • 植生带(毯)绿化技术
    • 植生袋绿化技术
    • 苗木移植技术
  • 产品介绍
  • 工程案例
    • 公路边坡复绿工程
    • 废弃矿山复绿工程
    • 石油、天然气管道复绿工程
    •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
    • 河道整治复绿工程
    • 其它坡体复绿工程
  • 科技成果
    • 文章
    • 专利
    • 获奖
    • 课题研究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 联系我们
Previous Next
+ 快速导航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硅谷亮城2B-201
电 话:010-62976803
邮 箱:fgreen705@163.com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北京绿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作者:admin   添加时间:2019-07-03 13:33:31 浏览:

水利部: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较2011年相比减少“一个湖南省”

央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记者刘一荻)“从2011年起,7年时间,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不仅是数量减少,强度也在减弱。”日前,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新闻发布会举行。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73.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含港澳台)的28.6%。

 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3.69万平方公里

2018年,水利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水土流失年度动态监测工作,首次实现了国土面积全覆盖,全面掌握了全国、各省级以及国家关注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变化状况。

水利部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结合野外现场调查获悉,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73.69万平方公里。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介绍称,相较于2011年数据,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1.2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面积,减幅为7.2%。

蒲朝勇称,从1985、1999、2011、2018年四次调查(监测)结果来看,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分别为367.03、355.56、294.92、273.69万平方公里,三个时段分别减少11.47、60.65,21.23万平方公里,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在持续减少。

此外,我国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两种方式,“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15.09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2%,占国土面积的12%。而风力侵蚀面积158.60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占国土面积的16.6%。”

据蒲朝勇介绍称,水土流失强度分为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5个等级。其中,我国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为168.2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1.5%。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105.4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8.5%。

从全国省份分布来看,水力侵蚀在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分布,其中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从东、中、西地区分布来看,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面积为228.9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3.7%。中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30.0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1%。东部地区情况较西部北部较好,水土流失面积为14.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3%。

 水土保持助力脱贫攻坚

2019年是实现全面小康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之年。蒲朝勇向记者介绍称,水土流失常常分布在分布在广大的山区和农村地区,而这些地区同时又是贫困人口分布集中的区域,“据统计,75%的贫困人口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所以水土保持工作在服务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通过水土流失的治理改善,水土流失区域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成为水利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除了坡耕地改造、经济林建设、农业生产道路建设、小型水利工程等立竿见影的解决措施外,今年水利部还将大力推进高效农业的发展,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百姓创造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良好条件。

蒲朝勇直言,水土流失治理不应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条件,而更应在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方面下功夫,“要通过水土保持把植被建设好、恢复好。还要跟其他部门配合,把农村的水系、沟渠、垃圾、污水等环境整治好。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环境。”

 对区域水土流失“病症”精准“施药”

“当前我国仍有超过国土面积的1/4的水土流失面积,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越来越大,”蒲朝勇坦言,“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强度大,水土资源保护压力大,黄土高原、东北黑土区、长江经济带、石漠化等区域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下一步,水土流失如何有效治理,是关键所在。

在蒲朝勇看来,保护优先、防治结合是水土保持仍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略。“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强度下降是在充分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通过分区施策推进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这一结果。”

蒲朝勇同时认为,应当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上,把水土流失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问题加以对待,同时从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强化监管手段,补齐治理短板,形成防治合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提供多种生态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东北黑土区、北方风沙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南岩溶区和藏高原区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水利部还将以小流域为单位,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等各种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

 水利部晒水土保持重点关注地区成绩单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曾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壤侵蚀强度居全国之最。此次水利部监测的黄土高原地区范围涉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5省(区),总面积57.46万平方公里。根据2018年动态监测的成果,黄土高原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1.37万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37.19%。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任林祚顶分析称,与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相比,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15万平方公里,减幅达到9.13%,“总体上看,黄土高原近一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主色调渐次由‘黄’变‘绿’,土壤侵蚀强度逐步下降,生态向好发展。”

 京津冀地区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副司长莫沫告诉记者,京津冀通过近年的监测,京津冀总的水土流失面积为4.4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0.7%。“通过对比2011年,数量下降下降了5842.62平方公里。幅度下降11.56%左右。整个京津冀地区水土流失的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与2011年相比,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上升了36个百分点,现在京津冀地区轻度水土流失面积占比达到9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个百分点,北京地区基本消除了剧烈和极强度的水土流失侵蚀。”

 长江经济带

据蒲朝勇表示,经监测显示,长江经济带地区与2011年比效果突出。据悉,长江经济带范围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11省(市),区域国土总面积206.07万平方公里。根据2018年动态监测的成果,长江经济带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0.10万平方公里,占区域国土总面积的19.46%。这个结果全国的趋势是一样的,面积和强度都是下降的,长江经济带下降8.86%,比全国的减幅略高。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比降低21.97%。当前水土流失以轻度侵蚀为主,占比69.57%。区域生态向好发展。


  • 打印本文
  • 关闭本页
  • 评论
  • 推荐度:
上一篇:七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二十一万平方公里
下一篇:如东县2019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预计本月完工
返回顶部
TOP
  • Copyright © 2014-2015  北京绿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2620号-1  Powered by 北京绿之源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硅谷亮城2B-201  电 话:010-62976803  传 真:  邮 箱:fgreen7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