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走進桐梓縣水壩塘鎮復興河小流域,一幅荒山披綠、綠樹掩映、美麗的畫卷呈現在記者面前。昔日荒蕪的水壩塘二坪村如今全是青翠滿坡、生機盎然的蜜柚苗圃基地,滿山的大三紅蜜柚苗郁郁蔥蔥,隨風招展。這是桐梓縣2019年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助推產業脫貧的一個生動縮影。
“以前,水壩塘鎮一直是沿襲傳統農業種植,要實現增收致富根本不可能,隻有引進農頭企業發展高效農業才是唯一出路。”水壩塘鎮黨委書記趙德富道出肺腑之言,水壩塘外出人口多,留下8000多畝撂荒土地和荒山,如何把這些荒山荒坡變成金山銀山,一直是水壩塘鎮黨委政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中之重。
2017年,水壩塘鎮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組織人員到福建漳州市平和縣考察,邀請遵義農科院和西南農業大學教授前來水壩塘鎮考察,經過認真研究分析,比對平和縣大三紅蜜柚產地和水壩塘鎮的各種氣候、氣溫、土質等數據,總結出水壩塘鎮適宜種植大三紅蜜柚。
“水壩塘鎮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良好的溫熱氣候條件,大力發展大三紅蜜柚產業作為我鎮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趙德富告訴記者,結合2019年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桐梓縣水壩塘鎮復興河小流域正式開工建設的契機,通過政府推動、龍頭帶動、項目拉動這“三駕馬車”一起領跑,將貧困戶緊緊聯結在大三紅蜜柚產業帶上,鑲嵌進產業鏈中,助推大三紅蜜柚產業成鏈、發展提速、農民增收的目標。
為把大三紅蜜柚產業做大做強,該鎮採取大戶帶動、黨員和村干部示范、合作社經營、農戶參與的模式,帶領群眾共同發展。目前,該鎮已發展種植大戶24戶,2752戶村民參與大三紅蜜柚種植合作社,共計種植大三紅蜜柚1.12萬畝。
該縣利用水保工程建起的大三紅蜜柚基地,現已成為產業示范基地,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水土保持治理的熱情,也吸引了大批的投資者,已形成“要我參與”變為“我要參與”的水保新局面。
“近年來,桐梓高度重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始終把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作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精准扶貧的基礎性工作來抓。”桐梓縣水務局副局長吳麗麗介紹,2011年至2017年,桐梓縣共實施了三條小流域重點治理工程,分別是201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工程桐梓縣水溝小流域、201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工程桐梓縣栗子壩小流域、2016年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桐梓縣官倉鎮混子河小流域。目前,三條小流域均已通過驗收。
“今年3月開工建設的2019年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桐梓縣水壩塘鎮復興河小流域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16平方公裡,總投資為708萬元,目前工程已完成投資約50%,預計9月完工。”吳麗麗說,在實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設項目中,該縣結合產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實施以及大大提高了群眾深度參與項目建設和建后管理的積極性。
如今,在桐梓縣婁山大地,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呈現出傳承與創新相促進、發展與保護相融合、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動人畫面。 (肖文)
來源:遵義日報